(原标题:新规满月,投行IPO收费数据来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介机构收费新规已实施满月。
2月15日《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实施至今已有一个月。 根据新规,券商承销费以往按发行规模递增收费比例的做法被叫停。在这背景下,券商投行在新规后如何对IPO项目收费,受到市场关注。 数据显示,在过去一个月共有13个IPO项目启动招股工作,其中有10家发行人采用网下询价方式定价,决定了募资规模及相应的保荐承销费。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在上述10单询价IPO项目中,“募资总额×固定费率+保底收费”的计费模式是投行的主流选择,承销费率在5%―15%之间不等。少数询价项目的承销费采用“一口价”。有招股说明书表示,收费依据主要参考市场的平均水平。记者注意到,过去一年券商投行每笔收取的IPO保荐承销费呈现震荡小幅下滑的趋势,并未因IPO发行数量减少而整体抬价,少数项目费用相对较高。今年投行的IPO收费情况是否因市场回温有所好转,值得持续关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保荐费收取规模可能与项目大小有关。记者注意到,部分募资规模低于5亿元的IPO项目,其保荐费相对较高;募资规模超过10亿元,保荐费则相对较少。
在承销费用方面,新规提出,券商应综合评估项目成本等因素收取服务费用,不得按照发行规模递增收费比例。据了解,过去,“按发行规模递增收费比例”计费方式较为常见,但券商容易为追求高额承销费用而过度包装或推动规模大但质量欠佳的项目上市。 考虑到IPO项目采用网下询价方式定价,可决定募资规模及相应的保荐承销费,因此记者以过去一个月10单询价IPO项目作为样本观察,梳理出当前IPO承销费的3种收取方式: 一是承销费按照“实际募资*固定费率”收取。在承销费率方面,前述10单询价项目的费率主要在5%―15%之间,其中以7%―8%居多。多个IPO企业招股书表示,上述价格主要参考市场保荐承销费率平均水平来决定。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项目在上述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保底收费”。记者注意到,该方式为主流计费模式,占比约60%。 比如,前述首航新能IPO项目,其承销费用按照实际募集金额总额的8.8%的方式收取,当根据上述规则计算的承销费用低于3000万元时,发行承销费用按照3000万元收取。 有的项目则将承销费与保荐费整体打包,按照“实际募资*固定费率”计算。比如2月20日披露IPO招股意向书的汉朔科技,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其保荐承销费为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的8.00%,并且不少于8000万元。 二是承销费按照“一口价”收取。这在以“网下询价”作为发行方式的IPO项目中十分少见。比如3月13日披露IPO招股意向书的中国瑞林,其保荐机构及主承销商为长江承销保荐,中信证券为联席主承销商。在该案例中,承销费“一口价”为4641.51万元。 三是前两种方式的结合。3月6日浙江华远披露IPO招股意向书,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承销费收取方式主要视情况而定,当实际募资额不低于3亿元,承销费用“一口价”2450万元;当募资额低于3亿元,则承销费用为“一口价(2450万元)”与“募资额×15%-保荐费(300万元)”的孰低值。上述案例反映出,证券公司收取保荐承销费时更强调确定性。这可能与近年来IPO市场冷清有关。根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2024年3月15日至今,65个启动网下询价的IPO项目中,有89%的项目未能足额募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5年2月保荐承销费均值是2024年8月以来的高点。单月共有9单IPO启动招股工作,IPO保荐承销费均值为5234.98万元。这主要因为有2单IPO项目的保荐承销费较高,分别为汉朔科技9292.80万元、恒鑫生活8408.35万元,承销机构分别为中金公司、华安证券。这两单项目是过去一年来保荐承销费可排名前五的IPO项目。
责编:林根
排版:罗晓霞
校对:冉燕青
推荐阅读:
新年新三板迎来2家国家级“小巨人”!2023年新增挂牌公司326家,超三成是国家级“小巨人”……
Meta(META.US)疯涨至两年来最高点之际 扎克伯格“高位套现”近5亿美元
CINNO Research:备货高峰已过 10月面板价格或持平
2023年A股收官:沪指全年累计跌近4% 北证50大涨近15%
国债逆回购掀“跨年”行情 GC004实现翻番,跨年流动性无忧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