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VC

顺势而为 深耕变局下的“硬科技”投资

2023年10月17日 | 查看: 62241

  主 持 人:《金融时报》记者 杨毅

顺势而为 深耕变局下的“硬科技”投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顺势而为 深耕变局下的“硬科技”投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顺势而为 深耕变局下的“硬科技”投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对话嘉宾:钛信资本创始人、董事长 高毅辉

顺势而为 深耕变局下的“硬科技”投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顺势而为 深耕变局下的“硬科技”投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望人类科技史,不难发现,科技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件渐进性的事。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同样也需要资本的长期投入。近年来,随着科创板的设立,“硬科技”企业A股上市有了新通道,吸引了一批私募股权机构(PE)的关注与布局。

  作为投资人,在各路资金竞相布局“硬科技”时,如何寻找适合自身的投资标的?如何在内卷的“硬科技”赛道突围?全面注册制的实施,又为PE机构带来哪些机遇?带着这些问题,《金融时报》记者日前在“2023中国投资年会”上,采访了钛信资本创始人、董事长高毅辉。高毅辉表示,资本市场是服务科技创新的重要助力,中国未来投资前路光明,会继续在科技领域加大投资力度。

  《金融时报》记者:钛信资本在半导体、智能制造等“硬科技”领域有着诸多布局。请问您的投资方法论是什么?

  高毅辉:我认为,私募股权的投资策略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任何一位投资人不可能擅长所有领域、所有阶段的投资,如有的投资人擅长发掘早期项目,有的投资人则擅长中后期项目;投资人所擅长的行业领域也有不同;有些投资机构的策略是挖掘估值很低的项目,以期未来获得较大回报。与之不同,钛信资本侧重于中后期阶段的股权投资,看重标的的稳健性、确定性,在策略上挖掘龙头企业,更愿意选择已经出现的“黑马”。在2016年开始投资阶段,“未来是龙头企业时代”“龙头企业会获得更快的增长、更大的红利”,是当时我们对投资趋势的一个判断。从目前结果看,钛信资本先后投出过多家A股上市公司,如奥美医疗、道通科技、海光信息、华大智造等。

  《金融时报》记者:您如何看待近年来芯片、半导体等热门“硬科技”细分赛道的投资竞争?未来投资人该如何突围?

  高毅辉:关于半导体投资,由于每家机构关注的细分领域不尽相同,因此在谈及投资类逻辑时不能以偏概全。仅以自身为例,钛信资本在半导体赛道更偏好基础领域的布局,如今年投资了高纯度硅的大硅片项目——奕斯伟。硅片作为半导体基础衬底,必须具备高标准纯净度,高纯度硅片是做芯片的基础材料。此前,高纯度大硅片被国外公司垄断,而现在国内已有几家优秀企业在高纯度大硅片方面发力。基于奕斯伟的投资价值判断、自身投资策略,最终出手投资。

  投资前的“必修课”,是将项目、赛道情况研究清楚、透彻。在筛选“硬科技”企业标的时,重要的考量因素包括技术积淀、技术趋势、技术的商业化落地。特别是商业化落地,再好的技术,如果找不到商业应用前景,那么其价值作用则难以发挥。毕竟投资人不是纯粹的科研工作者或者技术专家,所以从投资角度出发,技术本身的壁垒、领先性以及所在领域的商业化方向,都需要投资人综合考虑。

  《金融时报》记者:关于未来“硬科技”的投资趋势,您有哪些判断?

  高毅辉:“做投资赚趋势的钱”,是我们认同的策略。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投资者要顺应这种变局。我们认为,未来,在经济、国家发展中,科技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投资人,要顺应科技发展趋势、积极应对科技挑战。虽然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但仍需继续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发展。而服务科技创新,资本市场是重要的助力。投资要经过时间的检验,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我相信,中国的投资前路光明,将继续在科技领域持续加大投资力度,与龙头企业一同成长。

  《金融时报》记者:近几年,“募资难”时常被媒体以及从业人员所提及。您如何看待“募资难”问题?

  高毅辉:募资究竟难不难,需要辩证地看待。事实上,募资能力如何,与机构自身的投资能力相关。如果机构自身有着较好的投资业绩,能投到有吸引力、安全性较好的项目,那么普通合伙人(LP)会有较好的出资意愿。现阶段,钛信资本募资压力不大,得益于坚守“精品重投”的投资策略定位,目前为止,整体投资收益率、衡量基金收益的指标之一(DPI)较好,获得了出资人的口碑。在当前募资环境下,有些机构意图向海外市场拓展,但据我了解,目前阶段,海外市场的募资难度可能比国内更大。

  《金融时报》记者:有统计显示,注册制改革以来,超八成科创板上市公司在上市前获得了私募基金的投资。您认为,在对“硬科技”企业赋能时,PE可以发挥哪些优势?如何看待全面注册制带来的机遇?

  高毅辉:全面注册制拓宽了PE机构的退出渠道。在A股市场早期阶段,平均一年约100家企业上市;而现在,一年内能上市的企业超过400家。从私募股权投资的退出渠道看,IPO仍是重要途径。二级市场为上市企业提供了流动性与合理估值,也能为投资机构带来较好的退出回报。随着全面注册制的落地,A股市场包容性提升、审核效率提高,这为私募股权投资带来重要利好。

  回归投资本源,在被投企业上市前,PE机构最主要、最核心的赋能体现在资金支持。当被投企业拿到长期资金后,企业的科研成果才可能“落地有声”,然后才能在其他方面各显神通。此外,PE机构的投后管理也是重要方面。除资金外,被投企业也期望增值服务,如人脉资源、订单管理等。以钛信资本为例,由于“精品重投”,钛信资本与被投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深耕企业投后增值服务,在深入了解被投企业需求基础上,对接有效资源,按照龙头企业的长期伙伴使命,努力成为龙头企业业务协作、资源共享的桥梁和纽带。

推荐阅读:

政策红利释放 资本加大对预制菜赛道投资布局

政策助推 北交所对外开放蹄疾步稳

盛景微披露招股意向书 拟登陆沪市主板

* 纽曼思第五次递表港交所 “长跑”时间跨度近5年

英特尔(INTC.US)获DigitalBridge(DBRG.US)支持 拟分拆成立AI公司Articul8AI

新疆众和取得拉伸装置及加工系统专利,提高电极箔在拉伸装置上的走箔精度

2023年福建板块十大牛股盘点:鸿博股份“抱大腿”登顶,学大教育离原点一步之遥

30年期美债收益率短暂升超5% 美股或将面临重大调整

CINNO Research:备货高峰已过 10月面板价格或持平

投资界最长的河——查理·芒格逝世

专题推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