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的序幕拉开。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尤其是经历最近‘黄金十年’的高速发展,目前行业已跨入‘万基时代’。”博时基金董事长江向阳近日在博时基金25周年高质量发展论坛暨2023年中期投资策略会上致辞时表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末,存量公募基金产品共计10890只,规模达到27.77万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2.62万亿元,混合型基金4.60万亿元,余下的基金主要是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
在江向阳看来,公募基金承载着服务实体经济、服务资本市场、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多重使命,一方面连接着大众投资者,一方面连接着产业资本和创新资本,通过自身专业的研究、投资和服务,促进价值的发现和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相比海外,我国公募基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伴随中国公募基金的高质量发展,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如何在服务时代所需、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同时,找到让居民财富保值增值的投资策略,正是当下公募基金行业内各方均在努力追寻的答案。
定价能力是价值投资的核心
金融业来源于实业,服务于实体经济。而构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资产定价估值体系便是金融更好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
今年4月,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为价值投资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投研机构而言,如何更好促进价格发现、引导资源合理配置,成为改革命题下的首要任务。
业内普遍认为,一方面,在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浪潮扑面而来的当下,从长周期维度看,投研机构要将定价能力提升集中在数字科技、绿色科技、生命科技、材料科技以及供给消费升级的“四科技一升级”方向;另一方面,在新发展格局下,对央企国企的估值变化,也成为资本市场需采用全新视角认识的对象。
对于科技创新,江向阳认为,需要以产业资本的眼光布局长期成长,以合理的价格布局一批优质赛道的领跑者,这就要求基金公司要系统完善科技创新的研究方法、研究体系,加强对技术周期、经济周期、产业周期、经营周期等的研究,提升对定价力量、定价因素的估值定价方法研究,不断提升定价能力。
而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将会对资产定价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超大规模经济体、工程师红利、新型举国体制三个要素优势推动下的并连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头戏是现代化产业体系,从目前的政策表述来看,制造业补链、延链、建链、升链是其中最核心的环节。”郭磊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框架将对资产定价环境产生三方面影响。一是总量弹性在新的框架下可能会削弱,但结构弹性可能会增强;二是政策的逆周期特征可能有所减弱,但是跨周期特征可能有较大幅度加强;三是产业经济性目标可能有所减弱,但是战略性目标可能有所加强。
权益资产吸引力或持续增强
2023年上半年,A股市场从表现低迷到快速反弹再到维持震荡态势,各板块间呈现较强分化。不过,在存款利率全面下调以及债基、理财等稳健型产品收益表现也不及预期的当下,权益资产仍是市场期待能获取超额收益的重点目标。如何抓住投资机遇、做好资产配置备受关注。
“当前,国内经济增长仍处于疫后恢复的窗口期,经济修复的方向与中国经济韧性强的事实并未改变。”博时基金总经理高阳认为,后续权益市场面临盈利改善和估值端逐步修复的双重机会,在存款利率下行的大趋势中,权益资产吸引力将持续增强。
在华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张继强看来,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表现为主题投资,其背后是经济修复程度与存量资金博弈共同作用的结果。展望下半年,市场仍将沿着景气、政策、拥挤度三大指标做衡量,在政策博弈出现暖意及经济基本面预期已有所体现的背景下,尽管企业盈利驱动还需等待一段时间,但A股市场主题投资的基本特征不会改变。预计人工智能板块内部会出现分化,并分流出一部分资金,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找出景气度相对改善的投资机会,比如,生鲜食品、啤酒、电力、整车、电子等,其次是受制于政策的主题性板块,如储能、机器人等,但不要有过高的期待。
博时基金董事总经理、权益投研一体化总监曾鹏认为,整体来看,下半年的趋势机会或会好于上半年,从“一枝独秀”到“多点开花”,也就是从经济动能偏弱到经济弱修复的市场环境。
“从单一的估值驱动逐渐衍生为业绩和估值双驱动的领域,其中蕴藏的投资机会将更多。”曾鹏强调,科技行业是贯穿全年的主旋律,但科技也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可以分出近100个细分领域,每个领域背后的特点不同,虽然今年人工智能涨幅较大,但半导体、消费电子等均在底部。同时,光伏行业今年以来也下跌较多,在布局方面,除了要关注新能源汽车这类细分赛道,也要看到下游新的行业投资机会,例如氢能,这也是未来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推荐阅读:
【BT财报瞬析】本钢板材2023三季报:稳健经营下的挑战与机遇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