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支持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发展政策不断出台。近日,国务院批复《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在主要任务部署中,北交所和新三板市场被提及。包括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北交所、新三板企业发展;研究并适时推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积极推进北交所对外开放工作三方面内容。
《工作方案》与今年9月初证监会发布的《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互呼应,旨在进一步推进北交所及新三板市场改革创新,优化市场发展基础和环境。
权威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北交所合格投资者已超630万户,800余只公募基金以及社保基金、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等均已入场,“投早投小投新”生态逐步形成。业内人士期待,在政策持续优化推进下,北交所及新三板市场的资金供需等制度建设以及企业基本面改善方面将不断产生积极变化。
让金融服务更贴合中小企业需求
立足形成合力,探索资本市场普惠金融之路,是此次《工作方案》在支持北交所、新三板企业发展方面落笔篇幅最多的部分。
《工作方案》提出,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在北交所、新三板上市的中小企业发展,探索完善普惠金融政策业务考核体系,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针对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工作方案》从业务增量出发,鼓励其更好发挥中介机构作用,旨在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更便利、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有机构人士告诉《金融时报》记者,研究明确资本市场普惠金融执行标准,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有助于形成支持金融机构深度参与北交所建设的激励约束机制。特别是对证券公司、专业服务机构而言,督促其提高北交所全链条业务投入能力和质量,对培育中小企业意义重大。
目前,我国普惠金融已基本形成由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风险投资等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其中,银行业是普惠金融服务主体。“传统银行风控模式与普惠金融要求匹配程度有待加强,许多银行授信仍以抵押贷款为主,对创新型中小企业市场潜力、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公司治理等‘软信息’评估不足。”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周景彤表示。
上述机构人士表示,应鼓励商业银行以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中心,量身定制金融服务产品,或者采取产品模块组合的方式,满足企业的一揽子融资需求。
在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看来,高质量的企业以及高数量的投资资金,方能建设高质量的北交所。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可以给予金融机构适当的风险补偿,增强金融机构的内在激励,以形成服务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长效机制。
证券公司、基金是与上市公司关系较为密切的两类资本市场服务机构,此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了《公募基金行业支持北京证券交易所高质量建设倡议书》,鼓励公募基金积极参与北交所市场投资、强化投资研究核心能力建设、加大北交所相关产品创新力度等。
北交所副总经理孙立近日表示,将在前期优化证券公司分类评价专项加分安排的基础上,配合证监会完善基金管理公司分类评价体系,积极引导券商、基金等机构持续提升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服务和投资力度。
促进“股债基”全产品协同发展
加强投资端建设,促进创新资本高效循环是北交所实现高质量建设发展的目标之一。《工作方案》提出“研究并适时推出ETF”,既是北交所一再明确的改革创新方向之一,也是满足市场所需。
此前,北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尽快实现北交所从单一股票市场向多元产品的拓展,不断丰富产品供给和指数体系,加快形成股、债、基等全产品协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证监会发布的《意见》提出,高标准建设北交所政府债券市场,推进信用债市场建设,推出公开发行可转债;持续开展ETF、上市开放式基金(LOF)、公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资产证券化等产品研究。
北交所副总经理王丽认为,这彻底打开了北交所全链条产品建设的政策空间,解决了交易所发展是“先有路还是先有车”的问题。
在债券方面,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末,北交所累计发行国债、地方政府债券共计158只,总规模达4.14万亿元。目前,北交所的政府债发行已步入常态化,信用债业务也迎来正式启航。
今年10月,北交所正式发布公司债券(含企业债券)发行上市审核等基本业务规则及配套指引、指南,并正式启动受理审核工作。11月22日,证监会发布了一批公司债券的批复,其中,同意北交所报送的北京国资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50亿元,期限不超过10年,这也是北交所首单获批发行的信用债业务。
“为便利投资者参与,北交所对已在沪深交易所报备专业投资者资格的投资者和已成为沪深交易所债券交易参与人的机构实施了简化申请材料和流程的安排。”光大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张旭认为,目前,北交所债券业务尚在起步阶段,为吸引更多发行人、投资者和中介机构进入,加速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建设,后续或将继续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带来投资红利。
积极推进制度型对外开放
开市两年多的时间,北交所在对外开放方面已向前迈出重要步伐,包括推进QFII、RQFII等多类投资者入市,与香港交易所合作推出“北+H”两地上市安排等。《工作方案》提出,“积极推进北交所对外开放工作”,旨在进一步支持北交所拓展和深化国际交流,探索建立企业、投资者、产品等方面的对外合作。
当前,北交所正处于高质量建设的关键期,发展前景广阔。根据此前北交所相关负责人的表态,除进一步汇聚更多优质企业、扩大投资者规模、丰富产品和服务外,不断推进制度型对外开放也将成为扎实推进北交所高质量建设的关键落脚点。
在11月初举办的北交所首届国际投资者推介会上,北交所总经理隋强表示,发挥立足北京、面向全球的区位优势,不断拓展企业、投资者、产品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支持QFII、RQFII等各类境外资金参与市场,探索体现北交所特点的跨市场互联互通模式,完善开放环境下的市场监管,为全球投资者便利参与中国资本市场、共享创新发展红利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具体来看,包括持续扩大对境外投资者的开放力度,研究推出投资者互联互通机制;借鉴已有成熟经验,探索更多便利企业的开放措施;丰富北交所指数体系,研究编制专精特新指数,合作推出跨市场指数产品;研究北交所与境外两地市场上市基金产品互通机制等。
推荐阅读:
【BT财报瞬析】高乐股份2023三季报:创新玩具与教育双轮驱动下的财务表现
Baird展望2024年:苹果(AAPL.US)或被高估,Snowflake(SNOW.US)、MongoDB(MDB.US)等为首选股
专题推荐: